印度棉布的質量 存在一定差異,但總體上被認為不錯。以下是一些關于印度棉布質量的具體信息:
手工采摘與歷史背景
印度是棉花的原產地之一,其棉布與英國的工業革命有密切關聯。尤其是印度長絨棉,堅持手工采摘,是許多國際知名襯衫的原材料。
加工方式
印度棉的加工方式主要為皮輥加工,纖維平順,長度較長,短絨率低,強力較高。皮輥加工方式使得纖維長度損傷小,棉結疵點較少,但軋工較差的情況下,黃斑點與帶纖維破籽會較多。
品質特點
顏色與光澤:印度棉多為白色帶乳色,光澤一般或較好。
內在品質:內在品質較好,纖維強力為28cN/tex以上,短絨率為12% - 17%。
雜質:不孕籽、軟籽表皮、葉片等雜質較多,尤其是4級棉更為顯著。
標準與交易
印度棉較多使用美棉品級交易,個別使用品種樣號對外交易。進口的印度棉相當一部分是H -4、S-6的品種,檢驗結果為-2~3級,長度多為29mm,馬克隆值為3.6—4.5。
使用與紡紗
印度皮輥棉適用于細特紗如13tex、14.6tex,進口品級低的可在中粗特紗中使用。由于加工方式的不同,異纖含量較多,但紡紗廠揀異纖相對較容易,家紡面料的質量也較佳。
舒適度
印度棉質地柔軟,透氣性好,能夠有效吸濕排汗,保持皮膚的干燥舒適,適合用于 *** 舒適的服裝。
建議
選擇品質:在購買印度棉布時,建議選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,以確保品質的一致性和可靠性。
用途:印度棉適合用于需要高強力、柔軟舒適的家紡面料,以及細特紗的紡紗需求。
檢驗:在收 *** 物后,應仔細檢查包裝是否嚴實,避免運輸過程中的污染和破損。
總體而言,印度棉布在質量和用途上具有一定的優勢,但也存在一些品質差異和加工上的不足,購買時應綜合考慮具體需求和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