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對于服裝行業來說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期,整體表現并不樂觀。以下是一些關鍵點:
經濟大環境的影響
2015年總體經濟不景氣,導致服裝生意難做。消費結構發生變化,假日消費從商品消費向娛樂、旅游等服務性消費轉移,消費者日趨理性,性價比成為重要選擇標準。
行業增長放緩
2015年二季度,中經服裝產業景氣指數為96.0,比上季度下降0.5點,顯示行業需求持續低迷。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.0%,增速比上季度下降1.5個百分點,已連續6個季度增長放緩。
出口和內需表現
2015年1至5月,紡織服裝出口額累計同比下滑3.6%,其中服裝出口額同比下滑5.1%。國內零售方面,1至6月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.0%。
行業分化
盡管行業基本面一般,但子行業龍頭表現較好,尤其是男裝、休閑服和家紡行業。行業業績分化顯著,龍頭企業有望突出重圍。
電商的影響
電商渠道成為服裝銷售的重要拉動力量,傳統服裝企業必須積極轉型,結合實體店品牌信譽與電子營銷尋找新的生機。
利潤與成本
上半年紡織服裝業利潤增長幅度超過收入增長幅度,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432億元,同比增長28%;利潤總額103億元,增長31%。
市場與競爭
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,消費者更關注服裝品質,追求個性化、時尚化的產品。行業競爭呈現出集群化、品牌化、國際化的特點。